笔趣阁

登录 注册
Hi, | 退出登录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72章、时无多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m.biqukan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对吴军败北最为心忧之人,乃是魏国的曹叡与司马懿。


他们虽然早有预料,江东不可能冲破汉军的塞道救援上庸城,但却无法预料到吴军竟败得如此之惨!


惨得让魏国都有点不忍直视。


毕竟,临阵死伤两万有余的士卒、尚有五千将士被困上庸的江东,已然无法让魏国推行先前定下的战略了!


对此,曹叡与司马懿皆很心焦。


亦迅速做出反应。


一者,乃是急令在子午谷南端出口的夏侯霸部,迅速联系在上庸城的唐咨,让彼当机立断是否要复归魏。


若彼愿归,则是司马懿会复遣些兵力进入子午谷与夏侯霸一并将他接应入关中。


若是不愿意,那便算了罢。


随着江东的败北,唐咨部亦不是战事的焦点所在。


另一,则是让征南将军王昶与荆州刺史胡质,立即引兵赶赴秦岭南道的武当县驻扎,做出魏国将进攻东三郡的意图。


与此同时,派遣使者赶赴襄阳城,邀约江东一并进攻巴蜀。


且将两家合力的条件,许得异常丰厚。


如夺回东三郡将继续归吴国所有,临阵缴获的辎重或俘虏以及打扫战场的收获等,一切皆归江东。而在战事排布上,在秦岭南道的魏军乃是主攻,而吴国只需出兵一两万牵制巴蜀在巴山北道的兵力即可。


如此,几乎可算是魏国出兵为吴国伐蜀了!


但江东君臣皆不是无谋之辈。


尤其在这种三方博弈的尔虞我诈中,吴国君臣堪称最善见风使舵者。


孙权直接回绝了魏国的邀请。


且在回复的书信中,以夏侯霸部拒绝朱然的请求协助为由,怒斥魏国乃是无信之徒,声称吴国不会再为魏国抵御巴蜀的兵锋。


若是魏国胆敢紧逼或威胁,损失惨重的吴国在走投无路之下,唯有将襄阳城献给汉军、他自身亦不吝去了天子号向汉军称臣,令江东基业可继续“苟延残喘”下去。


这样的回复,曹叡与司马懿皆无言以对。


虽然他们都知道,孙权不可能向汉军称臣,且汉军亦不会在此时将襄阳城纳入囊中。


但他们也委实没有说动江东出兵的理由了。


抑或者说,孙权与陆逊等人在战前洞悉了此战的本质,以两三万士卒丧损的壮士断腕所赢来的主动权,令魏国不复有威逼利诱的余地罢。


但无论如何,魏国都不可能让东三郡的战事就此消弭的。


若是无法将汉军的数万大军牵制在此,魏国先前将荆襄战线转给江东尚有何意义呢?持续消耗巴蜀的战争底蕴,令魏国有机会夺回关中的战略目的,又如何实现呢?


是故,纵使江东态度异常坚决,但魏国往来武昌的使者仍相望于道;且曹叡给以江东出兵的承诺,一次比一次丰厚。


时间在魏吴两国的反复协商中,来到了春二月末。


被困在上庸的唐咨部举城投降了。


此乃三方皆意料之中的事。


救援的吴军亦然罢兵,策应的魏军夏侯霸部亦龟缩入谷道中间,且上庸城内粮秣耗尽,唐咨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无有了。


或许,是想安抚将士之心罢。


孙权得悉此事后,乃效彷昭烈帝刘备般感慨了一句“乃我负咨,咨不负我也”,并没有以此事追责其留在吴地的家卷。


而曹叡与司马懿得悉后,顿时觉得说动江东复出兵之事,再次增添了难度。


无他。


没有了救援唐咨部的理由,江东将士都不知为何出兵了!


历经汉魏多次争锋的东三郡,如今已然没有什么黎庶且土壤不算肥沃,对于吴国的战略意义而言,说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“鸡肋”都算夸奖了。


是故,曹叡思来想去后,便打算再次将先前出使江东的司马师遣去武昌。


他将江北的庐江郡还给孙权,以舒县与巢湖为界。


盖因巢湖以西的大别山脉各县如舒县、居巢、皖城与浔阳等一带水泽密布,在先前的魏吴战事之中,就证明了魏国即使占据了亦很难守得住。


还不如将此作为诚意,让江东能再次出兵扰蜀。


权当是将逆蜀驱逐出关中要付出的代价罢。


但司马师才启程没多久、还未越过江陵城时,曹叡又遣人将他召了回来。


局势再次变化了!


令魏国不需要付出任何诚意,孙权也会如期出兵了。


是的,江东不得不战。


盖因夺下交州西部三郡、东三郡的汉军,并没有罢兵之念。


却说,当江东罢兵归去后,汉军便开始处理战后事宜。


如关兴部拆营寨归来房陵城驻军,且依着先前的协议护卫荆蛮各部落徙入东三郡栖居之事;而郑璞部则是继续扼守着堵水河谷、忙碌修缮营寨与防御工事等,以防备魏国遣荆豫各部进驻武当县的举措。


但他本人则是归来了上庸城外。


丞相召他。


传信之人乃是被丞相带在身边、充任记室小吏的诸葛攀。


第572章、时无多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